广交会皮革企业订单超预期
近日,第133届广交会在广州闭幕。本届广交会为中国外贸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作为中国传统出口产品之一,中国传统的皮革产品依然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
一众秀实力的箱包中,低碳环保产品尤为受宠。再生面料箱包、防霉抗菌面料箱包、生物基仿真皮具……广州汉诺斯箱包有限公司强大的新品阵容,不仅原材料、生产工艺过硬,而且性能结构与风格调性也非常时尚新潮。“本届广交会效果大大超出我们预期,截至目前获得的意向订单量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都有。”该公司负责人戴小姐欣喜地表示,初步沟通后大部分境外采购商选择再去工厂参观。
“这届广交会我们公司拿到的意向订单金额有100多万美元。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来洽谈的采购商数量,都好于预期。”浙江温州蔻克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智通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
“参加本次广交会,增加了我司外贸拓展的渠道。除了箱包类客户外,还收获了一些其他行业客户。比如沙发、服装、运动护具等”,位于产业集群展示区的广州宝铂皮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文彬表示,本次参与广交会,已经有客户明确下单了,还有部分客户留下了详细的产品需求,有待开发团队后续进行特定开发。同时,此次他们也获得了一些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比如有些采购女包的外国客户,看中了我们展示的样品包。既向女包厂定制了这一产品,还指定了必须采购我们的材料以确保产品质量”,据蒋文彬介绍。尽管今年外贸形势复杂,宝铂皮革公司的出口业务仍保持了逆势增长。
皮革新材质大受欢迎,多家
企业订单火爆
近几个月,广州市雅欧森姆皮革原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涛明显感觉比前几年更忙了,到国外拜访客户、参加展会、推出新品……对于今年的市场形势,孟宪涛十分看好,企业最新设计的几款皮革产品,已经得到一些国际品牌的青睐。“这款蛋白质泡芙系列皮革,今年订单量预计将超3000万元。”孟宪涛指着展厅的一款样包介绍,“2月初到现在,公司订单额同比增长10%以上。”
订单额同样实现较快增长的还有箱包生产企业金圣斯集团,仅今年2月份的订单量就达到2800多万元,是去年月均订单量的近3倍,其中不少是国外订单。这个出口占比近七成的箱包公司,以科技功能型箱包为主打产品,受到不少海外用户欢迎。“我们每年会研发不少新款,如具有太阳能充电功能的背包、具有多种防盗功能的箱包、可折叠行李包等。”金圣斯集团总裁助理罗文娟介绍,为了打入海外市场,企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主推一款箱包在国外网站进行众筹,以优惠的价格了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受欢迎度,同时,先支付后供货的方式也能减少资金压力。
共享车床模式助力皮革企业
数字化转型
从1978年出现第一家手工皮具作坊,到如今形成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狮岭箱包皮具产业的升级,得益于大型企业的提质增效,也离不开更多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发展。其中,共享车床模式是近年来的发展亮点之一。
“自动化机床能降低人力成本,还能减少皮料损耗,不少企业都很感兴趣。”广州盖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征兵介绍,“不过,一台全自动开料车床的采购成本在100万元左右,若单个中小企业购买,负担很重,还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为此,盖特软件投资建设了开料车床共享平台,服务当地箱包皮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共享平台采集各家数据之后,可以针对各工厂的流转速度和交货周期、设备的剩余生产能力等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联动。”在盖特软件的展示厅,蔡征兵展示了共享平台页面,各个档口的真实信息和在售物料情况一目了然,俨然一个“线上皮革城”。
在盖特软件的协助下,狮岭镇一批敢于“尝鲜”的企业,逐渐将数字化转型覆盖到仓储、物流、生产全流程。如今,接到订单,只需打开手机小程序,填写需求,几分钟后,就有供应商主动联系,还可以实现网络协同制造。蔡征兵介绍,目前平台已上云企业达5500多家,用户近9万人。通过平台,找人、找物、找料都能一站式实现,整体运营效率提高了15%以上,累计节约人力、物料、设备等总费用超5亿元。记者了解到,新冠疫情期间,在花都当地皮革城未开门营业的情况下,该平台提供超过7万种箱包物料、23万张物料图,帮助花都箱包皮具产业集群企业通过手机在线采购皮革、五金等原材料。公司的“包料人”“搜料亿”等产品方案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应用产品目录。